據鳳凰網最新報導
美軍飛行員與武裝直升機失聯,激光制導炸彈失去用武之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如此描繪美國太空衛星遭到摧毀后的情形。?辛格說:“有人存在剝奪我們這種能力的動機。這意味著如果在地球上發生沖突,幾乎將無法避免太空中的某種沖突。”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建于1982年,目前該司令部有雇員3.8萬人左右,在全球有134個駐點。其中一支部隊是第50航空聯隊。這是一支8000多人的部隊,負責監測美國和外國的軍事衛星。眼下,這些太空戰士只是負責觀察這一新的戰場,沒有還擊的能力。2016年4月,?沃克說,如果在太空中受到攻擊,美國將“反擊回去”,并“將他們徹底擊垮”。迄今為止,太空武器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但美國正悄悄開發有一天可以在太空執行防御或進攻任務的先進武器。
《印度快報》網站日前刊發《“陣風”戰斗機協議的背后:。文章稱,新德里決定購買36架法國戰術機的決定性因素越來越明朗,那就是印度發現了法國戰機的“戰略性”作用:。印度一名官員說:“法國‘幻影-2000’戰斗機已經針對我們的戰略武器搭載進行了調整。法國一直持續為這些‘幻影’戰斗機提供維護、零配件和技術支持,而其他國家可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希望在調整和使用‘陣風’戰機這方面的作用時能獲得法國同等程度的配合。”現在,印度空軍的核打擊能力由調整過的“幻影-2000”戰機實現。但是,這些升級過的“幻影”戰機從2030年開始陸續淘汰,需要對它們進行替換。印度與法國在這些方面的合作愉快,選擇“陣風”戰機執行這種關鍵任務合情合理。
《無人機戰爭的新疆域:,就美軍開發和部署水下無人機的情況進行報道。隨著無人駕駛飛行器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角大樓正在尋求在水下部署自動機器人對海床進行巡視,同時為這些無人機建設可以充電的休息站。。該項目雖然處于開發階段,但近年來技術已經成熟。美海軍測試并部署了好幾種用于繪制海床圖、尋找水雷、潛艇,甚至發起攻擊的新裝置。目前這些無人機能夠在水下待數日甚至數周,目標是創設一個水下服務站網絡,使這些機器能在水下連續數月,最終連續數年作業。2016年,波音公司首次展示了其開發的“回聲航行者”無人潛艇。艇長約15米,能在水下連續作業幾個月。
日前,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刊文《工業4.0:防務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文章稱,全世界的制造商正面對一些能夠顛覆生產過程的新技術,防務企業也不例外。“工業4.0”指整體上被視作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系列進步。廣義上,它指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利用和物聯網之類的概念,實現數字化技術。專業服務公司普華永道說,“工業4.0”著眼于“一切實物資產的端對端數字化和價值鏈合作伙伴與數字生態系統的融合”。“工業4.0”為企業提供大量機遇。它使這些企業能夠加強全球供應鏈,“把供應商拉入網絡,讓它們更緊密地結合和利用新技術機遇、通過范圍廣泛的一系列設計、供應鏈、需求和其他數據形式,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工業4.0”的一系列技術,要么正在上線,要么會在未來上線,“機器人、自動導引車和其他技術,比如在飛機結構裝配中使用的自動智能鉚接履帶牽引裝置等,得到更多地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