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聯合廣東財經大學研發編制,全國首個藥品交易價格指數——中國(廣東)藥品交易價格指數在廣州正式發布。該指數根據廣東省藥品交易平臺上藥品交易成交價格作為編制依據,是分析藥品價格變動方向、程度和變化規律的重要指標。業內人士指出,廣東價格已成為全國醫藥行業的重要風向標。
該指數以1000點為交易基點,采取分級分類計算的方式,依次得到代表規格品指數、小類價格指數、中類價格指數、大類價格指數,最后得到藥品交易價格總指數,即“中國(廣東)藥品交易價格指數”,能即時真實反映廣東藥品交易平臺內分類藥品的價格變化情況及市場行情走勢,反映出藥品市場價格的總體水平和變化趨勢。
指數分為中藥和西藥兩個大類。其中,中藥大類分為非基藥醫保、基本藥物、低價藥品、非基藥非醫保、其他藥物5個中類;西藥大類分為非基藥醫保、基本藥物、低價藥品、非基藥非醫保、其他藥物5個中類,并在中類的基礎上依據藥理分類不同將其分為133個小類。每類的權數和為1000,按照從大類、中類、小類到代表規格品的順序確定權數。
經現場專家確認,中藥、西藥大類指數均能很好地擬合中藥、西藥大類市場價格波動變化,價格變化相應的峰點與谷點都能夠從指數的變化中有所體現,這說明價格指數能夠較好地反映實際市場價格的波動。
省藥品交易中心董事長劉聞說,隨著醫用耗材、中藥飲片等交易工作的深入開展,相關交易價格指數也將陸續發布,下一步將形成廣東醫藥交易價格指數體系。“這將有效提升‘廣東醫藥價格’在全國的話語權影響力,使之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相關價格的風向標。”(記者/黃穎川 實習生/吳雨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