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23日訊 記者周琳報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今天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管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8.74萬億元。
另一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已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1.73萬家,備案私募基金4.23萬只,認繳規模9.13萬億元,實繳規模7.26萬億元。這兩部分數據說明,今年10月底私募基金認繳規模首次超越“老大哥”公募基金。
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規模有所下降原因之一是貨幣基金大幅縮水。數據顯示,10月份貨幣基金規模下滑了2546.45億元,降幅達5.74%。從占比看,貨幣基金規模占公募基金總規模比例為47.8%,而9月底這一數據還是50%。與貨幣基金相比,10月份債券基金總規模增長1605.77億元,增幅高達13.99%。10月底債券基金總規模達1.31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占全部基金總規模比達到14.96%。
盡管公募基金具體品種有升有降,但10月份仍整體縮水922.74億元。截至10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比9月底下降幅度達1.045%;公募基金份額規模為8.28萬億份,比9月底減少了1465.7億份。
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自備案啟動近2年時間里,產品規模幾乎是一路增長。據格上理財統計,自2015年12月份至2016年9月份,私募證券基金的月度規模均實現環比增長。
格上理財研究員張倩認為,私募基金規模大增有3方面原因:一是部分銀行委外資金開始青睞大型私募。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銀行委外資金大量流出,但此類資金大多較為保守。目前看來,這類資金更偏向于穩健類私募產品,例如債券、量化對沖等策略的私募基金;二是今年以來商品基金、組合基金等小眾產品業績表現較好,這類新型私募產品的規模有較大幅度增加;三是除了私募證券基金規模在穩步提升的因素外,近期私募行業規模快速擴張,其主要增長點在私募股權基金方面,部分創投基金、天使基金在創新創業的影響下,出現較大規模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