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些研究表明,動作游戲會增加人們快速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并提高大腦的學習能力。然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動作游戲可能會對玩家造成更多的傷害,例如可能會損傷大腦等。這項研究由蒙特利爾大學的一個小組進行,研究的實驗對象包括51名男性和46名女性。
最初,他們都被要求玩一個第一人稱游戲,他們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迷宮找到出口。通過分析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科學家發現可以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是使用背景地標來定位自己的“空間學習者”;而另一組是記住一系列左右轉彎的“回應學習者”。大約85%的受試者被發現是回應學習者。
接下來,所有的參與者玩了90個小時的第一人稱動作游戲,如《使命召喚》、《殺戮地帶》和《無主之地2》等,以及玩90個小時《超級馬里奧》系列等不太激烈的3D游戲。
在他們玩游戲后,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特別注意兩個區域——海馬區(幫助人們進行方向定位)和尾狀核(有助于我們形成習慣)。
在回應學習者的情況下,所有尾狀核的刺激實際上導致海馬區開始萎縮——大腦失去灰質。如果海馬區變得過于萎縮,將可以導致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創傷后應激障礙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相比之下,玩《超級馬里奧》類似游戲導致玩家海馬區灰質增加。
研究表明:“由于在視頻游戲過程中空間策略被證明與海馬灰質的增加有關,所以仍然有可能鼓勵應對學習者利用空間策略來抵消對海馬區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