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股出現回調,源于中報部分主力調倉及估值見頂的擔憂,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發現,回調期間借道滬深股通的北上外資卻逆市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從每日公布的滬深股通上榜前10大活躍成交股統計看,外資合計凈買入逾200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北上資金之所以集中熱捧格力電器等個股,更看重的是公司長期投資價值。
不過,估值低、業績好,并不意味著短期大賺,但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不妨借鑒港資邏輯選擇績優股長期持有。
滬上有基金經理則表示,外資不習慣炒股價賺價差,一年15%的收益就是比較理想的結果。但內地投資者一般很難接受這么低的收益率。
但是,從長期來看,內地投資者也會逐步向價值投資靠攏,這是市場逐步成熟的表現。美國、中國香港的歷史都證明,未來機構投資者的占比會逐步擴大,市場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也會越來越深入。
今年以來龍頭白馬為主的公司表現出眾,隨著部分白馬公司股價創出新高后回落,市場對風格轉換的討論日趨激烈。
對此,廣發創新升級基金經理劉格菘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資金尋求確定性的背景下,市場表現最好的仍然是“漂亮50”為主的結構性行情,只是構成“漂亮50”的成分股會在內生成長強勁的行業中產生。
劉格菘認為,2017年上半年以“白龍馬”為主的投資風格,、流動性、投資者結構等若干要素經歷量變到質變的結果。上述要素若不發生逆轉,市場以業績成長確定的“白龍馬”為主的投資風格難以轉變。
對比海外市場時,劉格菘認為中國版“漂亮50”行情背景與美國 1968年至1982年的市場行情類似。他表示,
首先,“白馬龍”表現強于整體市場,本質上是盈利與估值雙提升的“戴維斯雙擊”過程,大部分龍頭白馬中報及三季報,盈利依然有超預期可能;
而前海開源楊德龍也看好白馬中的消費升級主題,楊德龍表示,今年以來漲得比較好的股票,盈利都是大幅增長的,從現在密集披露的中報中,確實發現一些中報業績表現好的股票,股價漲勢也同樣良好,這也印證了我之前強調的“業績為王”的市場投資思路。
其中,消費股選擇的標準尤其凸顯了 “業績為王”,白酒,家電等消費股盈利增長比較穩定。
目前看來,大多數基金經理對今年3季度的市場行情感到樂觀,認為上半年表現較好的“漂亮50”行情大概率仍將持續,而一些估值較低,成長性較強的股票或將走出結構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