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受矚目的新材料之一,石墨烯近期事件不斷,應用領域多點開花。據人民網11日報道,由常州瑞豐特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國內首條低溫等離子體輔助卷對卷石墨烯薄膜連續生產線建成儀式近日舉行。據了解,此次新建成的連續生產線,在石墨烯薄膜制備工藝及裝備上突出低能耗和高效率,提高了石墨烯薄膜的生產效率,降低了能耗損失。
與石墨烯連續生產線建成相對應,石墨烯在應用領域也取得較多進展。東旭光電7月9日公告稱,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碳源匯谷與泰州產業園管委會簽訂了《石烯基鋰電池項目投資協議書》,就投資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達成意向。
此外晉江經濟報11日報道,貴人鳥參與研發了石墨烯跑鞋,成為目前業界最輕的跑鞋,石墨烯不僅增加了鞋的彈性,還能增加韌性和抗撕力。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預計今年9月正式成立,我國對于石墨烯產業的發展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和重視。
石墨烯已被《中國制造 2025》列為戰略前沿材料之一,有望成為新材料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中泰證券認為,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成立在即,產業化大幕即將拉開。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做買賣建議。
運動鞋服行業調整到位,品牌企業率領行業復蘇。行業去庫存和關店潮基本結束,發展趨勢從開店增長向同店增長轉變。大浪淘沙,行業調整陣痛中資源進一步向品牌企業靠攏,集中度提升。
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公司化工板塊的主要產品甲醇、洗油、瀝青調和組分等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同時銷售量也有所萎縮,導致公司化工板塊營收3.58億元,同比減少36.85%,營業成本1.56億元,同比減少21.96%,毛利率56.34%,同比減少8.33個百分點。
同時由于政府有關部門下調了熱電產品的銷售價格,導致熱電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6.40%;本期售電數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3.3%,導致熱電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9.78%。由于本期熱電產品價格下調,而生產成本基本變化不大,導致熱電產品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10.98%至25.51%。
報告期內公司增加對原聯營企業雙鴨山龍煤天泰煤化有限公司的投資,增資金額5286.72 萬元,增資后公司由原持股49%增加至51%。納入并表范圍后,原持有股權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產生的利得14428.2萬元,產生的溢價收益增加了本期的投資收益。
以石墨烯為核心的石墨及石墨深加工業務是公司未來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資源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拍賣方式取得七臺河市東潤石墨探礦權,總勘察面積16.35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不到5平方公里的已勘探面積內,公司已探明石墨礦體56條,總水平厚度414.5米,發現礦石量約4145萬噸,晶質礦物量約310.88萬噸,屬于大型礦區,為公司發展石墨烯及石墨精深加工項目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預期公司石墨勘查工作將于2016年末完成,并于2017年初形成精查報告。
技術方面:2016年1月20日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成功通過中試,并生產出1~5層、1~10層等不同規格的品質高、性能優越的石墨烯產品,產品經權威部門檢測,達到了預定指標。該技術將為2016年末投產的100噸/年石墨烯項目提供寶貴的工藝優化經驗,處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東潤石墨礦區資源、依托購買的青島金墨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制備專利技術,打造石墨及石墨制品新產業,向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轉型,但后續石墨烯項目的投產進度和盈利狀況仍需繼續關注。考慮到公司所在地較為明顯的石墨資源優勢及公司近年來的技術研究和積累,我們首次覆蓋并給予“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別為0.05和0.09。
營業外支出和管理費用減少,1季度業績同比好轉:公司1季度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源于下游產業整體需求未實質性好轉,雖然2016年年初以來,鋼價反彈回升帶動鋼廠開工略有回升,但高爐利用系數較低使得1季度國內粗鋼產量同比下降4.04%,導致公司主營產品石墨及炭素制品(下游集中在鋼鐵領域)產銷不足且盈利能力下滑;
此外,全球鐵礦石供需矛盾仍未扭轉導致1季度礦價同比下跌21.42%,公司鐵礦粉業務收入和盈利也大概率同比下降。盡管如此,受益于營業外支出和管理費用減少,公司1季度業績同比最終扭虧為盈。
營業外支出同比減少原因在于,,導致去年同期營業外支出基數偏高;而公司管理費用同比減少近1900萬元也成為助力1季度業績扭虧為盈的重要原因。
環比來看,公司1季度業績環比下降主要歸因于2015年4季度財務核算產生的營業外支出沖回,導致1季度營業外支出環比增加約7300萬元,此外公司投資凈收益減少疊加下游鋼鐵行業高爐開工環比不足也導致1季度盈利有所下降。不過,財務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下降疊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上升一定程度提升了1季度盈利水平,有效減緩業績環比大幅下滑程度。
品種結構調整進行中,業績貢獻尚需等待:公司未來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升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為主線,特別在核石墨、特種石墨、碳纖維等產品領域取得進展,實現在能源、電子信息、建筑、汽車、航空航天等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應用。
優化產業布局,利潤增厚約3000萬。山東泗水公司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預涂膜的研發、生產及銷售,15年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虧損3312萬元;無錫聯華主要經營印刷包裝材料及輔助材料的銷售。
15年實現銷售收入2.87億元,我們認為,近兩年BOPP行業形勢變化,競爭激烈,考慮到公司基于高分子復合材料延伸至包括智能顯示、碳纖維等全產業的業務布局,剝離后有助于公司改善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并且有助于增厚公司利潤約3000萬元。
3D顯示將進入快速放量期,碳纖維生態平臺布局值得期待。公司近期在裸眼3D方面的布局進展較快,包括印度每年不低于500萬臺(套)產品的訂單、中興制作的搭載公司裸眼3D顯示模組及VR音頻解決方案的好聲音定制手機、合作艾格拉斯打造“3D互動娛樂平臺”、收購瑋舟完善在技術及芯片方面的儲備。
我們認為公司打造裸眼3D“顯示端、內容端、應用端”三端齊發的全產業鏈布局正在逐步落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碳纖維部件產業生態平臺,是公司未來的亮點。
公司依托于在材料領域的優勢,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設計、智能顯示、3D顯示、智能控制機操作系統等模塊化解決方案,引領新能源汽車及傳統汽車走向個性化、輕量化、智能化、系統化。
形成新材料、全產業、大生態布局,打造基于先進高分子材料世界級生態,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打造基于先進高分子復合材料的世界級企業,傳統行業空間巨大,未來將打造光學膜產業鏈的工業4.0;智能顯示(裸眼3D、VR、大屏觸控、柔性顯示)方面從提供硬件解決方案到提供內容平臺;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碳纖維復合材料建設及企業經營方面能引入互聯網理念,打造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材料基地。形成新興材料產業、智能顯示產業、新能源電動車、互聯網智能應用四大板塊構成的產業新格局,迎來下一個高速增長時代。我們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16-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0.22、29.81、41.3億元,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分別為0.63、0.93、1.28元,對應PE分別為27、19、14倍。
再簽印尼工程合同,爆發式訂單帶動業績高增:此次印尼工程合同金額約合人民幣9.08億元,占2015年營業收入比重為9.31%,為公司2016年以來第五筆大額海外訂單,也為近兩年來第三筆印尼工程承包訂單。公司2015年5月簽訂印尼150萬噸熱軋廠總承包項目合同后,11月簽訂印尼棉蘭城市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今年再度進軍印尼市場將進一步鞏固印尼及周邊地區市場地位。
此外,本次簽訂合同對象印尼BOSOWA集團為印尼著名私人企業,業務范圍涉及礦山、水泥、公路、機場、電廠、農業等多領域,印尼本地工程建設經驗將一定程度為燃煤電站EPC項目順利實施奠定扎實基礎,同時BOSOWA集團多元化產業布局為公司未來新增印尼工程項目打開廣闊市場空間。
盈利方面,根據我們簡單測算,此次合同自合同生效后27個月內,年均貢獻凈利潤約0.48億元,對應新增EPS約0.08元。
公司近兩年海內外業務尤其是海外領域迎來工程承包訂單爆發式增長,2015年至今公司已簽訂12筆總計金額高達273.28億元的工程承包合同,約占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的280.26%,約為2015年國外業務收入近十倍,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下政策紅利逐步顯現,疊加區域市場先發優勢及長久積累品牌效應,公司國內和國外產業并駕齊驅戰略布局得到順利落地。
期待訂單順利完工及多元布局:在傳統國內黑色冶金工程業務之外,公司未來主要從三個方面優化業務結構并謀求轉型:1)“一帶一路”推動高盈利海外份額擴大,期待大批量海外訂單順利完工并貢獻業績高增;2)憑借冶金領域豐富經驗及市場聲譽,積極布局高盈利電力、礦山、環保及煤焦化等非鋼領域工程,擺脫國內黑色冶金行業景氣下行的中長期困局;
3)積極進行產業鏈相關延伸,增強客戶粘性及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中公司公告2015年將積極推進“金屬增材制造、智能制造領域的業務,形成相關優勢產業”、“積極拓展PPP業務,使之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觸控顯示一體化龍頭,汽車顯示撬動增長新引擎。1)公司主業經營ITO鍍膜、觸控sensor、玻璃減薄和觸控模組等業務,是全球最大的ITO導電膜制造商,其中小尺寸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今年月產能有望擴產至8KK/月,主要客戶有京東方、夏普等國內外一線面板企業,以及華為等國內一線手機廠商。2)作為智能汽車和車聯網的重要載體,車載顯示有望成為車聯網和人車交互的重要入口。
公司較早布局智能汽車顯示領域,已通過TS16949認證。公司與國際新能源汽車龍頭廠商合作開發智能車載中控屏,也在國內多家車廠進行測試認證,隨著客戶車型預訂的狂熱和全球的熱銷,公司車載觸控屏模組有望迎來爆發。公司募集7.9億元投資中大尺寸輕薄型觸控顯示一體化項目,投產后年產能將達到500萬片,將為車載顯示屏銷售提供產能上的支撐。
參股三元鋰電池龍頭比克動力,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核心競爭力。1)公司將動力電池作為其新業務戰略布局,參股了三元材料鋰電池制造商深圳市比克動力10%的股權,并約定在條件成熟時或全資收購比克動力100%的股權。
2)比克動力主要從事三元材料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包括動力電芯、模組、PACK和整包技術,可向新能源乘用車等領域的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電源解決方案。比克動力已與國內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家,包括一汽、寶馬、大眾、奇瑞、吉利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實現超過1萬輛新能源車用電池的供貨。
2016年底其電池產能有望擴產至6GWh,產能在同業中保持領先。3)參股時比克動力承諾2016-2018年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億元、7億元和12億元,一旦公司完成對比克動力的收購,將大幅增強公司的盈利水平。
車聯網和大數據布局初現雛形。1)參股智能后視鏡企業智行暢聯25%的股權,可與公司車載觸摸屏業務完美結合,打造公司未來車聯網的硬件入口。
2)成立長信智控布局大數據業務。通過車聯網大數據平臺,可為用戶提供電動汽車電池狀態實時監測、充電樁分布信息推送等服務,實現電動汽車與電池部件、電網、管理后臺的互聯互通,提升公司車聯網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風險提示:觸控顯示業務拓展或不及預期的風險;比克動力或收購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