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大會將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開,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巴黎大會有可能會達成超預期的成果,從而提振市場對新能源及碳減排、碳交易等低碳經濟領域的發展預期,二級市場相關行業和板塊或將受益。
目前,巴黎氣候會議博弈的核心在于:第一,中國是否愿意接受一個強制性的減排協議并接受國際監督;第二,發達國家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是否能夠兌現;第三,美國是否能夠確保在能夠簽署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減排協議,并在國內通過。由于上述三項每一項都很難達成協定,因此,外界對此次氣候大會達成的成果較為悲觀。但是,巴黎氣候大會有可能會達成超預期的成果,達成一項相對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和國際間減排合作協議。
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有可能做出讓步(減排目標、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和啟動碳交易表明了立場),與歐盟一起推動簽訂了一份相對有約束力的法律協議。第二,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即將結束,有動力推動各方達成一項突破性協議,。第三,世界155個國家已經提交了自主減排計劃書。根據已經獲得的減排許諾,,從而更有利于達成一項相對有約束力的減排協議。
中國已承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還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另外,中國還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
繼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后,法國總統府稱,巴黎氣候大會仍將如期于今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勒布爾格博覽中心召開。會議將通過氣候問題的國際協議,達到全球升溫控制在2 攝氏度以內的最終目標。我們認為:國際協議若順利達成,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的節能減排行動、將全面開啟全球碳交易排放市場、還將促進中國碳交易排放市場的有序開放。建議關注相關題材企業:凱迪電力、中電遠達(26.22 +0.04%,買入)、中材節能(16.76 -1.30%,買入)、天壕環境(27.66 -0.04%,買入)。
2014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模達447億歐元,其中超過90%來自歐盟國家,而實際歐盟地區碳排放總額僅占全球排放總量的10%左右。受全球節能減排控制目標壓力影響,本次氣候大會上將進一步就此目標達成國際協議,促使各國政府及相關機構加強節能減排的重視程度及執行力度, 預計全球碳交易市場將全面開發。根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一美金,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場。
,其中明確了:中國計劃于2017 年啟動全國碳交易排放體系,將全面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并承諾將啟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到2020 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50%,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30%。本次氣候大會上若能達成一致國際協議,或為中國碳交易市場的開啟以及節能減排行動的執行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四季度投資組合:天保重裝(51.20 +5.59%,買入)、天壕環境、清新環境(24.02 -0.37%,買入)。
巴黎氣候大會正式進入倒計時。。本次會議旨在達成一項抑制關于全球氣變暖的協定,確保在2050年前地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隨著各國國家自主貢獻的相繼出臺、中美帶頭出資綠色基金等實質性進展的達成,未來巴黎會議有望打破之前幾次氣候會議的困局,達成繼《京都議定書》之后又一具法律效應的協議,倒逼各國采取相應氣候措施解決氣候難題。
越燒越熱,能源替代待添新柴。目前國內能源主要以火電為主,包括風能、光能、核能在內的新能源目前由于成本、技術與穩定性等原因,占比一直較低。新能源的推廣普及程度與政策息息相關,“十三五”規劃細則出臺在即,未來主題有望進一步得到催化。此外,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對減少化石能源污染也起到重要作用。
(1)EMC是一種用減少的能源費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目前市場初步發展,未來隨著政策的繼續加碼,規模有望持續擴大。
(2)四步節能標準提升節能新要求、新建建筑綠色化率從2015年的20%上升到2020年的30%與舊城改造試點逐步外擴,為墻體保溫、門窗節能等一系列建筑節能改造打開千億市場。
(3)儲能一方面起到削峰平谷,平滑電力負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調節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未來市場需求巨大。
方興未艾,碳處理潛力值得挖掘。碳處理主要包括碳交易與碳捕捉與碳封存(CCS)。碳交易目前七省市試點已全部啟動,未來有望實現全國交易。CCS從全球角度來看,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影響目前已進行項目的主要因素,未來隨著政策的確定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國CCS行業有望與全球共同成長。
全球氣候大會計劃于11月底召開,預計包含中國、美國、,旨在全球碳排放減排方面達成共識。中國作為最大的排放體,碳排放總量占全球29%,對大會影響重大。會議前,我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我們認為,我國減排態度有明顯變化,對此次大會具有促進作用,此次會議如若成功達成初步的減排共識,將對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產生約束性效應,促使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利好再生能源利用、工業節能和環境監測子板塊。
行業動態:環保部啟動重污染天氣督查工作,組成8個督查小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查;環保部出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新增41項控制標準、提高敏感區域排放標準、提出污泥穩定化處理;環保部長陳吉寧表示,十三五環保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減少污染排放總量;安徽出臺第二批PPP項目,總共67個,總投資424億,河南省出臺第三批PPP項目,總計214個,總投資1444億。
投資策略:近期,從“碳減排”的角度出發,我們推薦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長青集團(27.66 +0.44%,買入)(未來三年業績超高速增長)、中國天楹(16.17 -0.49%,買入)(傳統穩健+擴容拓展新利潤點)、迪森股份(18.76 +3.08%,買入),推薦工業節能領域的神霧環保(56.00 -0.71%,買入),推薦環境監測領域的先河環保(23.65 -1.05%,買入)、聚光科技(38.28 -1.52%,買入),推薦涉及碳排放交易的中電遠達。其次,我們長期看好水處理和土壤修復領域,推薦渤海股份(23.67 +0.59%,買入)(“政府背景+技術”基因)、巴安水務(技術布局最全),建議關注永清環保(44.90 -1.17%,買入)(土壤修復技術和經驗最優+區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