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萬和電氣發布公告稱,因業務發展和增加海外生產基地布局的需要,公司經過充分評估,決議在泰國投建新生產基地,投資金額不超過2.53億元人民幣;而就在作出該決議的一個月前,萬和電氣于11月18日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50萬美元在埃及建設年產量200萬套熱水零部件生產線以及50萬套熱水整機生產線項目。在因疫情蟄伏的三年時間中,萬和實現了企業戰略的重大調整,從品牌形象上實現了年輕化煥新,從產品矩陣上實現了高端化轉向,而今其又邁出國際化的重要步伐。對此,中國家電網采訪到萬和新電氣副總裁楊頌文,他為我們講述了萬和“出海記”背后的心路歷程。
楊頌文告訴記者,2022年萬和海外營銷業務保持了整體穩定狀態,尤其在熱泵、電壁爐等產品上迎合了海外市場需求,取得了較快的增長和發展;目前,在公司整體營收中,出口以及海外業務比例已經約占萬和總營收的四成左右,而公司希望通過加快國際化步伐,加大海外投資布局,在未來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的收入占比。
“從多年以前,萬和已經有進軍海外市場的投資規劃,現在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和全球貿易壁壘增加的狀況下,我們加速了海外投資建廠的步伐。以埃及項目為例,我們經過了多輪的調研和考察,認為其綜合條件是比較理想的,首先埃及地理位置優越,可以輻射歐亞非三個大陸,甚至可以輻射美國東部,同時埃及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有良好的外交關系,并簽署了比較優惠的貿易協定;其次,其各項生產要素的成本比較低,例如水電費用約是中國本土的1/2,同時青壯年人口紅利也比較突出,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另外,埃及政局總體比較穩定,且有較強的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化的意愿,也推出了一些便利、鼓勵投資的政策。這些因素成為我們選擇在此建廠的主要因素。”
據悉,萬和投建的新工廠位于埃及蘇伊士省因蘇哈那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工廠落成后,其一期規劃主要滿足埃及當地市場的燃氣熱水器部件和整機需求,而未來的二期工程將輻射非洲、中東地區出口。同時,萬和還考慮未來在該工廠增加廚房電器、戶外烤爐等產線,以供生產和出口所需。
楊頌文指出,面對國內家電市場的整體飽和狀態,出海走出去已經是中國家電產業不得不進行整體考量和全球布局的關鍵問題,“疫情過后,很多西方國家都有逆全球化的舉動,其實也就相當于去中國化;而包括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內,也紛紛提出工業化或再工業化的訴求,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家電產業為了謀求未來的發展,必須要調整以往只靠中國生產來滿足全球市場的做法。”他認為,通過建設海外生產基地,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當地市場需求,而且對于產品本土化也帶來了優勢,有助于提升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響應速度。同時,品牌的本土化也可以更好地促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加深當地市場對品牌認知度。“當然,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或者發展程度也不一樣,需求進行整體考量后做出合適的安排,最終目的還是要在新形勢下取得更好的發展。”
而做出泰國投資的決議與埃及項目的考量類似,“隨著RCEP的落成,我們相信在東南亞市場會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萬和在泰國、馬來西亞都有自主品牌在經營,近些年也取得了持續穩健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在東南亞多個國家進行了調研和考察,有合適的時機和機會,不排除在該區域更多地方設廠。”
近年來,全球貿易摩擦加劇,而將中國“踢出”世界供應鏈的言論甚囂塵上。對此,楊頌文認為,對于這些言論最好的回應就是將“中國制造”深度嵌套在世界供應鏈體系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十余年中,日本企業為中國企業樹立了一個榜樣。多年來,日本國內GDP基本沒有太多增長,但是通過日企海外投資,日本海外資產已經達到本國GDP的兩倍,這也是日本經濟在二十余年并未出現衰退的秘訣。
現在,“中國家電走出去的優勢,在于我們幾十年工業化進程當中積累的技術、制造經驗,還有中國制造在全球化供應鏈中占據的重要地位。中國企業應該將這種優勢復刻到全世界。”
不過,他同時提到,企業在海外市場首要規避的肯定是政治風險和投資風險,確保投資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在經營之中,當地可能與國內法律法規,以及人文風俗之間的差異而導致的犯錯和沖突,這些都需要企業提前學習了解,盡量去規避。
目前,萬和海外市場占比較重的區域主要包括北美、歐洲和拉美,“未來除了維護目前的業務外,我們還會拓展更多新市場,如東盟、非洲,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信這些區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面對2023新起點,楊頌文對于國內外兩個市場均持謹慎樂觀態度。而就在元旦前夕,萬和電氣派出了高管團隊跟隨佛山市經貿代表團奔赴歐洲開展多項經貿交流活動,將過去三年失去的海外訂單搶回來,拓展更寬闊的市場,正在成為萬和海外團隊成員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