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時隔4年后,記者再次來到地處皖北的泗縣,對泗縣創建省優質輕紡服裝示范區工作進行回訪。通過4年的創建和發展,記者深刻地感受到,示范區在企業的數量和產品產量實現激增的同時,產品質量得到持續提升,“質量泗州”建設的氛圍更加濃厚。
高紅利是安徽巴路漫服飾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班組檢驗員,每天要檢驗300多件服裝。“我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哪怕每一道縫都要認真檢查,一個線頭不合格也要打回去返工,不能讓不合格產品從我手里流出去。”高紅利說。
一絲一縷系質量,一針一線繡品牌。輕紡服裝是泗縣全力打造的首位產業,也是特色產業。為了推進輕紡服裝行業規范生產,提升泗縣服裝產業的影響力,2012年,該縣率先開展了安徽省優質輕紡服裝產品生產示范區創建工作。創建至今,全縣輕紡服裝注冊企業從49家增加到19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從12家發展到30家,實現產值從15億元增長到25.42億元,在全縣工業經濟中占比24.09%;利稅從0.72億元增長到1.36億元。形成棉紗、女裝、襯衫、羽絨服、運動服飾、T恤、內衣、鞋帽等多系列多品種的生產能力,擁有自營出口權企業32家,泗縣品牌已經走向國際市場。2015年泗縣輕紡服裝產業完成進出口貿易額6527萬美元,進出口量占生產總量的20%。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抓質量工作更要有質量。”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身兼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和泗縣質量發展局局長的趙亮說起質量品牌工作如數家珍。“我們印發了《泗縣質量品牌提升實施方案》,對全縣質量和標準化工作進行5年規劃;起草《2016年泗縣質量強縣提升活動方案》,按步驟落實質量發展規劃;制定《2016年泗縣名牌產品培育計劃》,有序培育全縣名牌產品;還印發了《泗縣質量強縣示范縣創建提升年活動任務分解表》。”
據該局副局長楊興旺介紹,在安徽省優質輕紡服裝示范區創建過程中,42家企業參加了市質監局組織的“企業首席質量官”培訓,22家核心創建企業有16家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邀請質量專家深入企業開展質量改進活動,為重點企業分別舉辦檢驗員專場培訓,培訓檢驗員150多名,提高了企業的質量把關能力。
企業是提高質量的主體。安徽新虹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加工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民營企業,所生產新虹牌紗線及虹鄉牌家紡作為公司的主打品牌。公司副總經理尤疆徽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公司積極導入國際標準化管理體系,使公司在質量管理水平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公司所生產的各種系列棉紗、混紡紗、包芯紗、家紡暢銷全國各地。該公司研制抗菌系列紗線具有優良的抗菌抑菌、除臭功能、抗紫外線、發射遠紅外等保健功能,已申請相關專利11項,產品已出口東南亞等國家。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64億元,抗菌紗線實現出口額2000余萬元。
安徽省天和鞋服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藥物布鞋既是傳承中國布鞋傳統工藝,也是現代工藝與中醫藥結合的完美演繹。“有質量才有市場。”公司總經理孫寶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把嚴格的質量檢驗落實在產品制造的全過程,每一道檢驗程序都嚴把質量關,確保百分之百合格。2016年,公司旗下主打品牌被評為第8屆世界養生大會“健康養生放心品牌”。
“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泗縣副縣長王汝娜在接受采訪時說,要通過提高質量工作標桿,提升質量工作水平,積極開展質量強縣提升年活動和質量品牌升級工程,切實將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推動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