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萬達的公開指責,綿石投資(000609)在11月23日通過媒體發聲力證清白,稱交易雙方曾就核心條款達成草案,事件雙方各執一詞,讓萬達商業借殼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但業內人士則認為,從殼資源本身來看,萬達商業借殼綿石投資的可能性并不大,綿石投資接連主動發聲,無論結果如何,股價已經實現連續漲停,但不通過公告反而私下通過其他媒體發聲的方式,卻讓綿石投資陷入涉嫌信披違規的漩渦中。
繼萬達集團在官網發布公告指責綿石投資借機炒作之后,綿石投資在11月23日終于通過媒體發聲回應。面對萬達方面的說法以及對公司的種種指責,綿石投資顯然并不認可。
綿石投資稱,2016年9月,是萬達集團主管負責人主動聯系綿石投資,提議就萬達商業重組上市進行協商,過程中未見任何中介機構參與。包括萬達集團3名副總裁在內的雙方多名高管,多次直接談判,就重組方案的核心條款達成初步共識,并形成文件草案。11月,由于雙方在時間安排上未能達成一致,終止了繼續洽商。“鑒于綿石投資與萬達集團就前述重組方案進行商洽的事項按規定屬于復牌公告應披露的范圍,根據深圳交易所現行規定和事前征求意見的反饋情況,綿石投資在發表復牌公告前將提及萬達集團的情況與萬達集團主管負責人進行了溝通。”綿石投資在回應中稱。綿石投資還同時表示,本次公告時間、形式和內容都是嚴格按照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業務辦理指南第10號——重大資產重組》等相關法規和文件的規定進行公告,不存在任何不披露綿石投資與萬達集團商洽重組方案這一事實情況的其他可能性安排。
在通過媒體發表的聲明中,綿石投資最終還不忘再度叫板萬達。“綿石投資認為,公司無論規模大小、地位高低和是否上市,都應守法依規,都應實事求是,都應對社會責任勇于擔當。”
而對比綿石投資以及萬達集團的表態之后,不難發現,當事雙方的說法存在諸多矛盾。
諸如,在11月22日萬達集團發布的聲明顯示,綿石投資公司是通過中介機構主動推薦給萬達集團的。但綿石投資則對此有著不同的說法。按照綿石投資的說法,是萬達集團主管負責人主動聯系的綿石投資,并且提議就萬達商業重組上市進行協商,并未有中介機構參與。
與此同時,萬達集團在聲明中稱,“雙方只進行初步接觸,未就萬達商業重組進行正式協議談判,也未達成任何一致意向”。而這與綿石投資的說法又存在明顯出入。綿石投資稱交易雙方有過多次談判,且曾就重組方案的核心條款達成草案。“按照萬達的表述,綿石投資可能只是眾多被借殼標的中的一個備選,由中介機構牽線搭橋推薦的,雙方沒有實質談判過。而綿石投資的表態則可以理解為,雙方有過較為深入的談判。”一位投行人士稱。
面對綿石投資的最新說法,萬達方面做何回應呢?北京商報記者11月23日分別聯絡萬達集團品牌部、投資部相關人士以及萬達商業董秘王鍵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相關人士均未對此做出回應。雖然事情的真相仍未出爐,但就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綿石投資連續發聲的行為已經獲得效果:自11月22日復牌以來,終止重組的利空不但未讓綿石投資股價承壓,反而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專業人士看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綿石投資在發聲回應的過程中或已經涉嫌信披違規。
實際上,綿石投資做出的相關回應未通過公告形式披露,而是通過媒體進行傳達。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綿石投資投資者關系部相關工作人員,而對方并不認為這樣的做法存在違規行為。“通過媒體也能向市場傳達公司的意思,這個效果是一樣的。通過公告披露只是一種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信息都來自于公告。”該工作人員稱。
不過,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則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個信息屬于比較重大的信息,對于市場投資者判斷公司的投資價值、對公司股價等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而這樣的信息應該是作為一個正式的信息進行披露的。通過信息披露的話,就必須要通過上市公司指定的媒體進行披露。”在王智斌看來,上市公司不能通過其他媒體、網絡平臺等非指定披露媒體進行披露,更不能首先通過其他媒體進行披露。如此看來,綿石投資在針對萬達商業借殼事件的相關回應中,或已經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綿石投資尚未就此事件發布正式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