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道地藥材國際標準及三七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200余位相關專家、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就中藥國際標準、三七在美國的使用情況等議題進行探討,來自美國草藥藥典中醫代表EricBrand表示,三七需要國際統一質量標準。
據介紹,“三七”主產于云南省文山州各縣,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是著名的道地藥材,用其制成的“三七粉”,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三七產業一直是云南省優勢特色產業,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種植面積一度高達80萬畝,年產量達4.5萬噸。本次論壇由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三七標準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
云南農業大學教授楊生超在當天的研討會上表示,云南三七種植存在病害嚴重、連作障礙等技術問題。為此,云南農業大學西南中藥材種植創新與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與若干產業龍頭企業聯合,圍繞三七新品種選育以及在高緯度、高海拔冷涼地區、林下種植三七等方法,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屏障作用,減少病蟲害發生,降低農藥使用量、殘留量,為三七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技術選擇。
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戴曉暢稱,“早在2008年,昆藥集團以三七為原料的注射用血塞通(凍干)就獲得了越南銷售注冊許可,并于2011年進入越南醫保目錄,成為國內第一個國外注冊并進入當地醫保目錄的中藥注射劑。”此外,該血塞通軟膠囊已在緬甸、越南、印尼等國獲得注冊,并將在非洲東部國家和西非十二個國家進行注冊。
“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是云南省八大重點產業之一,我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戴曉暢介紹,基于強勢的植物藥背景,未來昆藥將圍繞心腦血管類、神經類等方面的基礎藥物構建未來的產品線,積極進行產品的二次開發。
美國草藥藥典中醫代表EricBrand表示,三七作為一種著名的中國中草藥,在美國被廣泛地應用,但是,目前行業內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使三七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些限制,因此,建立統一的三七質量標準迫在眉睫,非常關鍵。
據介紹,云南是西南地區唯一參與ISO/TC249的省份,目前有昆明理工大學3名專家成為ISO/TC249注冊專家。2016年ISO/TC249羅馬會議,昆明理工大學牽頭申報的天麻國際標準通過了專家立項答辯,有望在明年初取得立項。
目前,三七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理在分子水平得到了科學闡釋;昆明理工大學繪制了第一張三七遺傳圖譜,初步破解了三七遺傳密碼,分子指導三七育種工作有望得到提速;三七已經進入美國、英國、歐盟藥典,即將成為ISO國際標準;三七地上部分地方特色食品利用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推動了三七產業跨越式發展。(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