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在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對煤炭深加工行業的“十三五”規劃形成一些初步設想,提出了六項發展原則、五類模式升級示范和下一步的七項重點工作。
據李冶介紹,“十三五”期間煤炭深加工要堅持六項發展原則:一是合理控制規模,根據技術進展確定產業發展節奏和規模,不追求在現有技術水平上大規模產能建設;二是推進升級示范,重點圍繞提高能效、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強體系優化集成、降低工程造價等方面進行升級示范;三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水資源和環境容量許可的前提下,建設項目并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四是加強自主創新,重點示范自主技術和裝備;五是煤炭深加工優先利用現有煤炭產能,與煤炭行業共享發展成果;六是與油氣、石化協調發展,加強優勢互補,統籌多種化石能源利用。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初步提出了下一步重點開展的七項工作:加強自主創新,煤制芳烴等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推進示范項目建設,結合新疆、內蒙古等地煤質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產業化示范;增加清潔燃料供應,發揮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在污染防治上的積極作用;暢通煤質深加工產品的銷售渠道,建立與石油化工公平準入、多元競爭的市場環境;提升煤炭深加工產品設計、裝備的標準化和現代化產品,降低工程造價,提高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強示范項目評價,積累經驗教訓,形成可推廣應用的成果;按照“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部署戰略,推進煤炭深加工技術走出去。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將堅持合理控制規模、推進升級示范、加強自主創新等六項原則,并完善稅收等相關政策,推動煤炭深加工產業健康發展。我國重提發展煤化工產業,將會拓寬煤炭的應用領域,增加煤炭需求。目前煤價水平使得行業虧損面達80%以上,此種情形難以長期持續,煤炭價格觸底反彈的概率加大。另外,煤化工類上市公司股價漲幅相對滯后,有一定補漲要求,后市值得期待。
A股市場上,涉及煤化工的個股有43只,包括東華科技(17.41 -4.18%,咨詢)、中煤能源、陜西黑貓(8.68 -2.14%,咨詢)、華魯恒升、三維工程(11.46 -1.55%,咨詢)、三聚環保(28.8 -0.79%,咨詢)、兗州煤業(8.53 -1.73%,咨詢)等。
二級市場上,近期煤化工股市場表現較弱,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9月份以來,僅4只個股表現跑贏大盤,其中,東華科技是惟一一只期間實現上漲的個股,期間累計上漲3.71%,且在昨日實現漲停,最新收盤價為18.17元。東華科技近兩年抓住了新型煤化工審批開工放松的窗口期,新簽訂單量呈爆發式增長。公司2013年簽訂訂單80.3億元,同比增216.68%,2014年預計新簽訂單115.30億元,同比增43.23%,創歷史新高。參照公司2014年營收規模為34億元左右,公司結轉在手訂單規模是其近6倍,增長后勁強。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神華)是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其主營業務包括煤炭、電力的生產與銷售,煤炭的鐵路、港口和船隊運輸、煤化工等。無論是煤炭產銷量,還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角度,中國神華都遠超行業均值,占據煤炭行業龍頭地位。中國神華作為神華集團最重要的經營主體和上市平臺,擁有神華集團優質的煤炭資源和電力資產、全部的鐵路、港口、航運資產。截至2014年末,中國神華資產總額占神華集團的比例達到57.35%,原煤產量占神華集團煤炭產量的64.77%。
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因素影響,主要耗煤行業產品產量增速明顯下降,煤炭價格下跌,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中國神華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按合并抵消前各業務板塊毛利潤計算,公司煤炭、發電、運輸、煤化工板塊的占比由2011年的64%、17%、19%、0%優化為2015年年中的35%、37%、26%、2%。同時煤電一體化的成本優勢逐漸顯現,發電板塊開始增長為公司新的利潤來源,對沖煤炭板塊的業績下滑。運輸板塊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滑,煤化工業務具備潛力,為公司的后續轉型帶來了新思路。著眼未來發展,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的腳步仍將繼續,組織好產運銷一體化經營,提升煤基能源板塊競爭力,將成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自2012年以來,煤炭價格已連續三年下行,行業整體進入虧損期進而謀求轉型發展,行業景氣度下降促使企業在困境中尋找轉型改革的出路。在此基礎上,行業資源整合和去產能的進程將進一步加速,上市公司價值勢將迎來重估。按照目前的國企改革實踐及預期,煤炭企業國企改革主要有五大方式:行業兼并重組、以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成立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和上市公司平臺的再造和再利用。改革的核心是盤活目前盈利較低的煤礦類資產,可以看到中國神華產業結構的調整已經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我們預測15、16、17年公司EPS分別為1.14、1.29、1.47,對應PE為12.2、10.7、9.5,估值處低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可以預見隨著未來改革進程的加快,公司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升值空間。
安源煤業:2季度重組以來首虧,轉型和國改仍是主要看點
自產煤毛利率下滑,貿易煤毛利率提升。上半年公司商品煤平均售價433.78元/噸,同比下降65.89元,降幅13.19%。噸商品煤成本385.81元,同比下降6.79%,受開采條件限制降本空間有限,上半年噸煤成本47.97元,同比下降44.06%,自產煤毛利率同比下降8.7個百分點至8.71%。上半年噸貿易煤毛利8.08元,同比上升2.92元,貿易煤毛利率同比上升0.78個百分點至1.79%,貿易質量有所提高。
產能增長潛力有限,看點仍在“互聯網+”和國企改革,維持“買入”評級。
成本控制緩沖煤價下跌影響。上半年公司噸商品煤收入300.23元,同比下降23.36%,噸商品煤成本164.44元,同比下降26.87%,噸煤毛利135.79元,同比下降31.10元。成本端控制有方助力自產煤毛利率同比上升2.63個百分點至45.23%,弱勢行情下實屬不易。上半年煤炭貿易毛利率2.7%,同比上升0.81個百分點。
在建礦投產提升業績彈性,關注轉型進展,維持“增持”評級。公司鹿臺山及韓家洼煤礦已通過竣工驗收,投產后有助提升業績彈性。我們預測公司15-17年EPS 分別為0.01、0.03、0.04元。
公司現有兩個尿素項目:興安博源投資(82%)在建30萬噸/年的合成氨,52萬噸/年的尿素;博大實地(43%)已經建成50萬噸/年的合成氨,80萬噸/年的尿素,預計2015年達產。
公司上半年焦炭產量223.53萬噸,同比下降2.21%,甲醇、煤焦油及粗苯產量同比分別下降15.00%、2.39%、4.72%,LNG產量1.91萬噸,同比下降74.39%,主要是龍門煤化裝置升級改造所致。上半年主要產品銷量隨產量下滑,但焦炭銷量同比增長11.54%。
上半年公司噸焦收入735.52元,同比下降21.99%,受益于煉焦煤價格弱勢,噸焦成本764.63元,同比下降23.9%,焦炭盈利能力有所好轉但依舊虧損。上半年煤焦油、粗苯、LNG毛利率同比分別下降13.34%、32.47%、4.10%,甲醇毛利率同比上升4.81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受制于產品價格弱勢和化產銷量下滑,煤價弱勢利好相對有限。
2季度裝置改造影響較大,上市以來單季度首虧。2季度甲醇、煤焦油、粗苯等與油價相關性比較高的產品價格環比回升,但龍門煤化裝置升級改造對產量影響較大。2季度毛利0.76億元,環比下降38.97%,2季度歸屬凈利潤-0.06億元,上市以來單季度首虧。
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勢明顯,裝置升級改造完成后產銷有望回暖,維持“買入”評級。我們預測公司15-17年EPS分別為0.13、0.28、0.29元,對應PE分別為121、53、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