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表示,此次檢查對象為各省(區、市)、地(市、州、盟)、縣(市、區、旗)負責編制政府或部門預決算信息的部門或單位,覆蓋面達到100%(依法不予公開的部門除外)。
財政部明確,將重點檢查以下方面:公開的及時性,重點關注預決算是否在批準(批復)后20日內向社會公開;公開的完整性,、報表以及相關說明是否全部公開;公開的真實性,聚焦2015年決算,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預算空轉、虛列收支問題。
同時將重點檢查公開的細化程度,重點關注各級政府、各部門預決算是否全部公開到功能分類項級科目(涉密內容除外);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是否按經濟分類公開;“三公”經費決算公開是否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經費總額;是否對“三公”經費預決算增減變化原因進行說明。
此外,還將重點檢查公開的形式,關注是否通過網絡公開并長期保留;是否在本級政府或財政部門門戶網站上設立預決算公開專欄,匯總集中公開。
財政部稱,檢查工作計劃于2017年1月20日前結束,并將在檢查結束后,對各省份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量化排名,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典型案例將向社會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