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1月23日訊(記者何川)在今天召開的新浪金麒麟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表示,證監會將新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服務創新創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突破口,牢牢把握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定位,通過市場化的制度設計,多方面探索服務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具體而言,新三板以包容性理念設置掛牌條件,對企業不設所有制、地域和盈利等方面限制,企業登陸新三板預期明、用時短、成本低,一大批符合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企業成功掛牌。截至2016年10月份,掛牌公司合計9324家,分別是2013年末的26倍、2014年末的5.9倍、2015年末的1.8倍;地域上覆蓋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上覆蓋了89個大類。按國家統計局劃分標準,中小微企業占比94%,小微企業占比64%。
“新三板以主辦券商為核心,引入做市商交易,構建市場化遴選機制,將企業投資價值判斷權交給市場。從實踐效果看,通過市場化機制篩選出來的掛牌公司總體質量保持了較高水平。”趙爭平表示。根據2016年半年報,掛牌公司平均總資產2.66億元、同比增長7%,平均凈資產1.21億元、同比增長10%,平均營業收入7796萬元、同比增長17%。目前,掛牌公司中65%的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企業占73%。
此外,趙爭平說,新三板基于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努力構建持續融資機制和并購重組機制,初步形成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融資工具在內的直接融資體系,市場資源配置能力快速提升。今年以來,掛牌公司完成2200多次股票發行,融資924億元,中小微企業完成2049次股票發行;并購重組257次,交易金額合計4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