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是促進市場功能發揮的重要保障,同時,新三板是定位于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證券交易場所,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必須持續堅持。在此基礎上,推進制度建設,研究改革交易方式,豐富做市商類型,優化激勵約束機制。
趙爭平是在“2016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發表講話時作出上述表示的。他透露,進一步拓展新三板融資功能,既要繼續堅持市場化原則,也要滿足現有法律法規對掛牌公司在規范運作、持續經營、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改進市場流動性必須以堅守現有的合格投資者制度為前提,并在此基礎上推進制度建設,研究改革交易方式,豐富做市商類型,優化激勵約束機制。
趙爭平表示,資本市場作為現代市場經濟體系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具有引導資源流動的集聚作用,促進技術轉化的孵化作用,鼓勵創業投資的培育作用,優化企業財務結構的直接融資效應,是推動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
他介紹,近年來證監會將新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服務創新創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突破口,把握服務創新、創業、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定位,通過市場化的制度設計,在服務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
具體而言,新三板市場以包容性理念設置了掛牌條件,對企業不做所有制、地域和盈利等方面的限制;以主辦券商為核心引入做市商交易,構建了市場化遴選機制;基于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構建了持續融資機制和并購重組機制,初步形成了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融資工具在內的直接融資體系;實施了市場內部分層和差異化管理;實行了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堅持培育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
“總體上看,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新三板已經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出勃勃生機,對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雙創、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產生了積極作用。”趙爭平表示。
他認為,這些積極作用突出表現在了暢通民間資本投資渠道,提高金融體系協同效應,調動企業家和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增強對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的服務,推動中小微企業規范發展等方面。
與此同時,趙爭平也坦承,新三板市場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各方對于提高掛牌公司質量、改善市場流動性、完善市場融資功能等存在許多迫切期盼。作為一個獨立市場,新三板起步晚,發展時間短,市場基礎建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相關的制度安排也還需要細化完善,但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是“成長中的煩惱”,,綜合施策,妥善解決。
趙爭平提出,新三板的改革發展要牢記初心,堅守功能定位、使命職責;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強頂層設計,健全法律規則體系,優化交易、融資、,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夯實市場發展根基;要提升整個市場參與者的法治意識和誠信文化,督促掛牌公司規范運作和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為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積極培育良好的環境。
他表示,融資功能是新三板市場的基礎功能,是服務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從股權轉讓到定向增發,新三板的融資功能是在不斷拓展的,貫穿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完全市場化。
而進一步拓展融資功能,一方面要繼續堅持市場化原則,掛牌公司要有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另一方面,要滿足現有法律法規對掛牌公司在規范運作、持續經營、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
趙爭平同時指出,提高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是促進市場功能發揮的重要保障,同時,新三板是定位于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證券交易場所,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對于新三板市場起好步、穩發展至關重要,實踐也證明這一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必須持續堅持。改進流動性也必須堅守現有的合格投資者制度,在此基礎上,推進制度建設,研究改革交易方式,豐富做市商類型,優化激勵約束機制。
此外,趙爭平還談到,對于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中小微企業來說,新三板并不會單兵突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也將進一步得到發揮,相關部門將促進三板和四板市場的合作對接、協同發展。
他提出,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主要服務于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內中小微企業,是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措施的綜合運用平臺,將其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統籌發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投資生態鏈,加速創業資本有序循環,扭轉資本市場“倒金字塔”結構。
趙爭平透露,今后證監會將按照統一部署,,指導、,為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規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同時,將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信息統計分析和風險監測,提高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發現和預警能力,及時提示和指導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風險隱患;另外,還將建立健全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的合作對接機制,以適當方式推廣地方經驗,支持地方政府將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中小微企業扶持資金的重要載體,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