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國商飛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并透露,截至目前,C919已經收到了來自21個客戶的517架訂單。
業界人士分析表示,C919總裝下線是一件具備標志性意義的大事件,在此之前,中國致力于大飛機的制造已有一段時間。“我們相信它的商業化一定能成功,不過中間時間長短不好說。世界上大飛機生產商的一些生產線也在向中國轉移,對于中國商飛來說,這也是有益的,承接飛機制造的轉移浪潮。”
2006年1月,隨著民用航空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步伐加快帶來的對大型飛機需求的日益緊迫,大型飛機項目被立項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中國商飛是國家大型飛機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主體,2008年11月,其正式啟動了C919項目,并計劃于2015年底首飛,2016年取得適航證并交付用戶。
去年末,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北京向中國商飛頒發了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證。彼時,中國商飛方面曾這樣表示:通過ARJ21-700飛機研制,我國初步探索了一條“自主研制、國際合作、適航為準”的民機技術路線,為C919大型客機項目順利推進開辟了道路,創造了有利條件。事實上,此前的10月2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已在某論壇上透露,C919大型客機有望在今年11月2日正式總裝下線。www.58gp.com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C919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干線飛機,也是中國繼運10后自主設計并且研制的第二種國產大型客機,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設計航程為5555公里,可滿足航空公司對不同航線的運營需求。C919客機的發展目標是為民用航空市場提供安全、舒適、節能、環保、具有競爭力的中短程單通道商用運輸機。在市場定位上,以中國國內為切入點,同時兼顧國外市場,提供多等級、多種航程的產品。
從2014年9月19日,第一架C919大型客機在中國商飛上海浦東總裝基地正式開始結構總裝工作。一年多的時間后,這架C919的總裝工作終于完成并將在上海下線。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成飛、洪都、西飛、沈飛、哈飛公司等承擔了C919飛機大部件的主要制造任務。在上個月舉行的第二屆民用飛機機電系統國際論壇上,中航工業機電公司董事長王堅表示,根據目前的計劃,C919將于明年三季度在上海首飛。但鑒于不確定性較高,延遲到2017年首飛也有可能。
對于C919的首飛時間,中國商飛方面前述人士這樣告訴記者:“詳細的時間還沒有通知,只能說是明年。”他指出,截至目前,C919的訂單量已經達到517架,分別來自21個客戶。據悉,其中包括了國內外的9家航空公司以及12家金融租賃公司。
目前來看,我國民用大飛機制造市場非常大,規模已經在千億水平,未來可能會達萬億,或將成為繼高鐵之后,中國高端制造業又一支柱。根據預測,C919成功進入市場后,總銷量有望達到2000架次左右,中國無大型民用客機的時代也將成為歷史。
事實上,從項目之初,C919主要競爭對手就被鎖定為波音737和空客A320系列飛機,這也是民航史上最暢銷的兩款機型。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在冊的大中型飛機數量有2218架,但幾乎完全被波音和空客所壟斷,中國成為了波音和空客在本土以外最大的買家。根據空客預測,未來20年,中國新增飛機總數為5363架,其中包括單通道飛機3567架、雙通道飛機1477架、超大型飛機319架。
“這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C919從中國航線也來講是前無古人的。”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一直有一個航空夢,C919此次總裝下線,意味著中國也可以自己造出大飛機了。“在世界航空業舞臺上,一直是兩強爭霸的狀態。通過這件事,中國已經開始加入市場競爭,我們還談不到有成績,但是可以站到跑道上,從0走到了1。”
在政策支持上,C919無疑是幸運的。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此前曾表示,民航局將制定一攬子支持政策,鼓勵使用國產民機和機載設備,不斷提高適航審定能力,積極拓展雙邊適航,加強國際合作,全力支持國產民機產業發展。
一位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得益于國產大飛機的新技術、新材料優勢及國產化的需求,未來C919將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壟斷,不但可以站穩國內市場,也將“狩獵”國際市場。待其銷售量達到空客、波音的十分之一后,“ABC”(A320、Boeing737、C919)的競爭格局將慢慢開啟。
在業界看來,盡管此次C919總裝下線意義重大,但另一個角度來看,它距離交付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在這一點上,國產渦扇支線飛機ARJ21就是一個實例。2007年12月,首架ARJ21-700飛機在上海總裝下線。直至去年11月,該款飛機適航取證前試飛任務全部完成。2014年底,中國民用航空局才向中國商飛頒發了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證。
此外,如何拿到美國的“準飛證”(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安全認證)也將是C919的一大挑戰,這決定著C919能否被國際市場認可,進而同空客及波音在全球市場競爭。“能不能通過認證,現在來看也是一個問號,這也是中國商飛需要努力的一件事。”李曉津說。
“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項目的推進和國產化水平的提高,大飛機產業鏈上研制公司和設備配套公司將從中受益,包括中航飛機、中航電子、中航動力、中航機電、洪都航空和博云新材(16.08 +6.49%,咨詢)等,重點推薦中航飛機、中航電子和中航動力。”中信證券(15.61 -1.64%,咨詢)研究報告指出。
中航飛機(000768)由西安飛機國際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本重組而成。目前擁有中航工業集團絕大部分的飛機零部件轉包業務,國產支線飛機新舟60、ARJ21的制造業務(總裝除外),是國內首家注入航空整機(軍機民機兼備)資產的上市公司。
公司的飛機零部件業務主要包括飛機起落架、飛機制動系統、國際商用飛機轉包業務、ARJ21和C919飛機零部件。對于ARJ21,公司承擔了飛機機身、機翼、尾段、發動機吊掛、全機電纜、電源中心、機頭等部件生產;對于C919,公司承擔了機體中機身、外翼翼盒、副翼、后緣襟翼、前緣縫翼和擾流板等部件制造,并作為中機身和外翼翼盒的唯一供應商。
運20在未來20年的需求量約達400架,價值約5000億元,將大幅拉動公司業績增長。公司新舟60飛機2014年陸續獲得海內外訂單,彰顯客戶認可。ARJ21即將交付投入運營,C919大飛機9月已進入總裝階段,2015年有望首飛。中航飛機已經逐步構建起完整民機譜系,未來有望復制空客成長軌跡,分享我國及世界航空市場大蛋糕。
中航動力(600893)是國內大型航空發動機制造基地企業,參與國內多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科研、制造任務,如“秦嶺”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等。公司2014年6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陽動力三家擁有發動機整機業務的公司,產品范圍從大型發動機擴展為大中小型發動機,從渦噴、渦扇發動機擴展到渦噴、渦扇、渦軸、渦槳、航模發動機,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將成為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
目前我國大飛機項目直接采購的是GE持股的CFM公司LEAP-X1C發動機。隨著千億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資金的逐步落地,未來大飛機發動機國產化替代是必然的路徑。據預測,2014-2033年我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市場總需求合計超2萬億元。
東興證券(18.27 -1.88%,咨詢)研究報告指出,發動機整機業務主要為國產軍用機型配套,短期看,軍用方面老機型的換發和新機型的投產將支撐公司業務的持續快速增長;長期看,為C919等民機配套的商用航空發動機將成為公司業績最大增量。
中航電子(600372)主要致力于航空機載照明與控制系統產品的制造,主要產品包括航空照明系統、駕駛艙操控板組件及調光系統、飛機集中告警系統等。公司子公司上航電器承擔了獨立研制和批量交付C919控制板組件與調光控制系統和集成斷路器板兩個工作包的任務,為C919飛機首飛系統級供應商。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公司有望利用自身航空級技術優勢,拓展至其他軍工集團產品配套領域,以及具有技術相關性的民用領域,如部分民用電子領域、工業自動化等。預計未來5年公司非航空防務和民品業務占比有望逐步提升至接近50%,外延式收購拓展值得期待。
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中航電子是中航工業航電系統公司的主要上市平臺,目前公司已公告托管航電系統公司,資產注入預期十分明確。預計未來隨著國家關于研究所改制政策的落實,航電系統5家重要研究所的優質資產會盡快注入上市公司。
博云新材(002297)主要從事軍民用飛機粉末冶金和炭/炭復合材料剎車副、航天及民用炭/炭復合材料產品、軍民用飛機機輪及剎車系統等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多種機型航空剎車副已廣泛應用于軍民用飛機上。
公司與美國霍尼韋爾成立的合資公司霍尼韋爾博云航空系統湖南有限公司,承擔了C919大型客機機輪和剎車系統等研制生產任務,同時也為其他民用飛機提供機輪剎車系列服務。
東莞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C919預計超過2000架的生產目標看,單機所創造的飛機剎車副市場規模將達到并超過目前中國的飛機剎車副市場規模。博云新材作為大飛機項目機輪、剎車系統、剎車副的獨家供應商,大飛機主題投資將提升公司股價。
有機構預計,到2025年,我國飛機剎車副的市場容量將超過45億元。博云新材的碳/碳復合材料飛機剎車副的部分性能已經超過國外的同類產品,而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60%,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2014年前三季度,博云新材實現營業收入2.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0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4.91%;基本每股受益0.01元。公司預計全年凈利潤為353萬元至882萬元,而去年虧損3528萬元。博云新材在半年報中曾披露,C919大飛機的機輪研發工作在積極推進,預計明年開始逐漸將成為公司的核心盈利來源。